薛召午携新欢出席各大场合,任雪萱赚足的眼球出尽风头,配合薛召午演这出戏对她来说并不是赔本的买卖,就算日后分手,她最次也能找个二三流的富豪把自己嫁出去。
每当报纸杂志有了召午的花边新闻,韩意总是第一时间的拿给小萱看。小萱没什么反应,好像召午是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但是瞳瞳很不高兴,照片里挽着爸爸胳膊的女人是狐狸精,她生爸爸的气了。
又结束一场酒会,召午感觉很累,喝了太多酒,拍了太多照片,胃和眼睛都受不了。阿玉给召午放了洗澡水,让他好好泡一泡。为了引起小萱的注意,召午最近过多的曝光自己,有些耽误了工作,休息不足,气色也不好。阿玉小心翼翼的照顾着他,他总是给自己添加许多压力,真怕他承受不住。
泡在浴缸里,水面上漂着瞳瞳的小黄鸭,好怀念曾经一家三口泡在浴缸里的日子。召午是病急乱投医才和任雪萱做戏,他想知道小萱到底还在不在乎他,如果小萱对他还有一丝顾忌,他会毫不犹豫的把她接回来。
可是阿玉不理解,任雪萱根本就不是召午会喜欢的类型,除了小萱之外,阿玉不承认其他任何一个女人是这座城堡的女主人。
搬家的日子要到了,小萱开始简单的收拾行李,瞳瞳每天都和村里的小朋友告别,凤娇和大婶也送了些土特产给这对母女,她们不属于这个村子,早晚是要搬走的。
韩意的助理送来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酒店的房卡,小萱既然要搬到雷雷的别墅,他就不好经常过去了,所以他要求小萱今晚在外面过夜。
这是韩意提出的最过分的要求,明知道小萱不能离开瞳瞳,他忘了曾经捱过小萱的巴掌了吗?电话响了,小萱拿起来,是韩意打来的。
“房卡收到了吗?”韩意直接问。
“你什么意思?”小萱也不客气。
“就是你理解的意思。”
“不可能,我还要照顾瞳瞳。”小萱摸握着拳头,指甲插进肉里。
“我没说你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啊,我是无所谓的。”韩意的语气让小萱愤怒,她说:“你不可以这样无耻!她还是个孩子!”
“我一直都当她是自己的女儿,爸爸有事找妈妈,女儿会理解的。”韩意无所谓的说。
小萱沉默着,韩意也跟着沉默,最后韩意说:“就当今晚是告别吧,跟你保持这种关系我也累,而且我就要结婚了,不能做对不起妻子的事。”
“真的?”小萱似乎看到了希望。
“真的,我不骗你。”韩意说得诚恳,“安顿好孩子,我马上派人去接你。”
挂掉电话,小萱看着正在玩玩具的瞳瞳,她很高兴韩意提出结束关系,可是她怎么能放心留下瞳瞳一个人。她对瞳瞳说:“瞳瞳,妈妈有事要出去,今天你和隔壁奶奶睡好吗?”
“妈妈要去哪?”瞳瞳放下手里的玩具看着小萱说,眼睛里充满了不安。
小萱不得不对瞳瞳撒谎说:“妈妈要去讨人厌家里,如果你想去,妈妈也可带你去。”
“这样的话还是妈妈自己去吧。”瞳瞳放下心来,她才不要去讨人厌家里。
欺骗瞳瞳,小萱心里满是罪恶感,拿雷雷做挡箭牌又觉得对不起雷雷,这段感情里雷雷付出了很多,今晚和韩意做了了断,明天起一定全身心投入到雷雷的感情中去,小萱在心里下定决心。
约定的房间是小萱曾经住过的那间,她到的时候韩意还没到。洗完澡,小萱穿着浴衣站在牀边看海,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韩意仍迟迟没有现身。困意袭来,小萱想还是先睡一会儿吧,一切等韩意来了再说。
小萱睡熟后房门开了,他今天很累,西装领带随便丢到一边,一头倒在牀上想先歇一下,感觉到牀上有人,他猛然起身打开台灯。牀上睡着个女人,身穿浴衣头发凌乱。
黑暗的房间忽然被橙黄的灯光照亮,小萱揉了揉睡眼,她被吵醒了。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这不是韩意的声音。怎么回事?小萱用手扯住浴衣的领口,躺在牀上不动,她听出了声音的主人,只是不知想到如何转身面对。
“马上穿好衣服离开,我不会说出去的。”男人的声音冰冷,他以为是谁事先安排好的特殊服务。
双方僵持了一阵,男人不得已最后通牒说:“再不走我叫安保了。”
“尊臣,是我。”小萱放低声音,她不敢面对尊臣。
“小萱!”尊臣冲上牀一下子按过小萱的肩膀,小萱早已泪流满面,“你怎么会在这?”
原来尊臣是作为薛氏的代表来视察工程进度,由于与召午是双胞胎,韩意又不知道召午的存在,他误把尊臣当成了召午,设局引来小萱与尊臣见面。
“是韩意叫我来的。”小萱的声音委屈不安,她怕尊臣会告诉召午。
“韩意?”尊臣想着,咬着牙说,“你固执的要和召午离婚就是想做这个?”
“哪个?”小萱不明白,尊臣以为她落入风尘。
“你知不知道召午在家每天想你想得脸工作都快放弃了,而你在这做什么?”尊臣生气了,在小萱印象中尊臣几乎没生气过。
“你别骗我了,召午明明跟个小明星在一起,我在杂志上都看到了。”小萱倔强的样子更是让尊臣气不打一处来,手上不知不觉也加重了力道,“尊臣你抓疼我了!”小萱捶打他的胳膊,衣服乱得不成样子,露出雪白的脖颈。
尊臣从牀上退下来,说:“那个小明星是召午雇来的,他在演戏骗你,你还在乎他对吗?”小萱整理好衣服坐起来,她曾想过召午是否在骗他,可是她已经接受了新的感情,也没有权利过问召午的私生活。尊臣说:“穿好衣服,我带你回家。”
听到回家二字小萱再次泪流满面,说:“尊臣哥,我们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