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保定府所起的波澜, 让整个大齐都处在了动荡之中,不过其他这些地方都有专门官员管理,倒是不干顾启圭什么事儿的, 单是保定府一案陆陆续续的就占了他三个月的时间, 因为这些顾启圭连他儿子的满月酒都没来得及赶回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这其中产生的一个对顾启圭来说并不太美丽的后遗症, 那就是顾启圭遭到了报应,他从他二姐夫那里抢来了给外甥取名权, 嗯, 他这边的却被自家亲爹抢走了,你说这往哪说理去,果然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顾启圭他们一直忙了三个多月,保定府这边才算是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清算,最后保定府这边儿几乎每个官位都是空缺, 为此, 顾启圭又奉命在保定处理地方日常事务, 回京的日期又一次延迟。
其实不仅顾启圭,为了解决保定府官职空缺的情况, 沐澈还把京城那边闲职官员派来了不少,分散到各个职位上,不管怎么说都得让保定府正常运行不是,之中就包括顾启圭之前看不大惯的刘坤, 嗯, 虽然别的不说, 但是刘坤的做事态度和能力还是没话说的, 反正表面上看起来是积极上进的很。
彼时,顾启圭已经来了保定近半年,可以说在这一溜儿的京官中,他对保定是熟悉的紧,其他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是作为顾启圭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处在刚刚经过动荡的府郡,想做的能操作的事不少,能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身手,主要上面没人管着,下面无人不听令,说一句算一句,效率上自然是没话说。
总之,在顾启圭他们的努力之下,保定府恢复的足够快就是了。
保定府的复兴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他府郡就没有保定府这样的情况了,就是有也没有这边闹的大,起码整个府郡的官员被连根拔起的情况再没有了。
在这之前,北境那边是捷报频传,虽说之间有过一段相持的阶段,但是北境军后劲十足,最后结果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果然保定府一案结案不久,北境那里传来捷报,大将军安珏然率北境军深入敌军内部,手刃敌将扎布耶的首级,罗国正式投降,北境战事正式告一段落。
此战报传到京城,圣心大悦,下令大赦天下,择日免赋税三年,休养生息。
这旨意一出,天下百姓直呼‘吾皇万岁’,纷纷跪倒谢恩,场面甚是惊人。
不过北境军却没有立刻班师回朝,为了绝后患,安珏然现在正在和罗国洽谈,总之就是让他们割地赔款,为他们这次冲动的挑衅付出代价。
此事已成定局,一切也算是尘埃落定,沐澈在礼部的再三劝诫之下,正式举行登记大殿,改国号为庆隆,自此开始了大齐新盛世之旅。
庆隆二年春,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顾启圭终于是回到了京城,保定府一案顾启圭是从头跟到尾,一直到现在保定府情况已经好转很多都没有少他的身影,这其中的功劳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是要重赏的,于是这才不到一年,顾启圭再次晋升,哈UN大哥亲自下令着顾启圭升任正四品的户部侍郎,成为顾府第二个入驻户部的成员。
侍郎一职是尚书的副手,户部尚书主要掌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现在这个职务还是顾国安在任,而户部侍郎则掌管稽核版籍、赋役征收征等会计、统计工作,现在这些就要由顾启圭接任了。
朝中官员,自然纷纷上表此行为不合规矩,哪有两父子同时户部任职的道理,而且顾启圭说到底现在才及冠三年不到,也太年轻了,处在这样位置之上能行吗,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打压顾府的意向。
“臣以为顾子玠太过年轻,身居高位恐怕不妥,还望圣上三思。”有官员上表。
“臣附议。”“臣亦附议。”
一时间,朝臣中出现了一批附议官员。
“朕听圣人□□,‘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却从来没听过那个皇帝因为臣子年纪小就忽略他的功劳的,按照顾子玠这段时间的作为,朕觉得就是连升三级也是使得的,”沐澈说的很慢,言下之意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他悠着的结果了。
“圣上,自古英雄出少年,微臣们自然知道顾大人少年英才,但是现在父子两人皆在户部,恐怕与礼不合。”有官员从礼法角度上表,想请沐澈收回成命。
沐澈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淡淡看了一眼底下的朝臣,“众位卿家都是这样想的?还有多少附议此事的?”
刚刚沐澈的迟疑让另外一部分官员以为这是抓着软肋了,又出现了几个应声的,“臣附议。”
有一就有二,一个‘臣附议’出来,很多‘臣附议’就要都出来了。
沐澈看着他们表演情景剧,现在整个朝堂之上最安静的就是他们讨论的主人公了,顾国安和顾启圭安静如斯站在那里,不管其他官员说什么,都不搭话。
看众位朝臣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沐澈整以暇接的说道:“顾阁老之前上表请求辞官,朕压下来了,毕竟当时诸事待兴,朝中正是用人的时候,朕自然不能让栋梁之臣躲清闲。现在诸事已经告一段落,日前顾阁老重新上表,朕已经允了,圣旨已经拟好。自此,顾阁老保留爵位称伯,朝中事务做好交接之后,就正式离朝。”
此话一出,满朝安静,之前顾国安说起过这个事情但是新皇没有受理,他们以为这事儿已经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们呢。这下子他们是想说什么也没得说来了,现在礼法这边没有破绽,其他方面又被堵回来了,自然只能忍着接受这个事实,总之,顾启圭的事情终究是尘埃落定了。
这事儿一出,整个朝堂再也不能忽视顾府,照这样的速度,等顾启圭而立之年的时候,仕途上指定是已经不可估量的,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
庆隆二年秋,北境战事正式告一段落,罗国与大齐握手言和,割地赔款是一样不落的应了。现在的情况是,就是罗国自现在安稳下来,开始奋发上进,要想养出一支能与大齐对战的军队也得用上几十年了,更不用说现在罗国内部现在是一团乱,这期限还有的说呢。
接下来,安珏然率旧部正式班师回朝,为感念他为护国做出的贡献,皇帝沐澈亲迎至城门口,尽显恩宠。对于此举,世人皆说沐澈这是关怀有功将领,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知情人知道沐澈真的是感谢,他终于能放下心里的石头,那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扎布耶,终究是倒下了,而且是再也起不来了。
对安珏然,当然是重赏,皇帝以安珏然从龙有功,守护北境边防为由,特封安珏然为禁卫统领,并协理京城城防,这两股互不干扰的势力,终于合流。一时间,安珏然在京城的地位是水涨船高,家里的门槛,隔不了几日就得换上一次。
庆隆二年冬,顾国安顾阁老正式辞官,自此顾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顾启圭的身上。此后,顾国安为了不留遗憾,开始带着自家夫人满处走走,时常还去京郊和陈恪曲氏聚聚,小酌几杯,比起在朝期间,他生活过的倒是有滋有味,更多了一份闲适。
也是同年,顾雍和顾国安同时上表,请封传承人,自此顾家大房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分成了两房,长子承祖传爵位,幼子承新爵位。自此,虽然顾启陵父母具在,但是因为他以后要直接从祖父那里接手他们家传爵位,也算是承重孙了。
庆隆八年春,经过这几年,整个大齐在新皇沐澈的带领之下,铮铮向荣,百姓富足,边关安定,总之比之前的慌乱,这时候的大齐算是歌舞升平了。
这一年,顾启圭正值而立年,也是在这一年顾启圭升任户部尚书,成功入阁,任文渊阁大学士,位高权重,他夫人陆呦被封一品诰命,这个以庶出身份爬到这个位子上的女人,成为女子中的传奇人物。
而安珏然因为又在南靖立功,被封一等骠骑大将军,成为了大齐最年轻的统领,手握大齐十万大军,威震周边。
时值春夏交接时分,慈恩山后山,两个男子正站在那里,一个身着灰蓝外衫,风姿卓越,一个身着淡黄袍衫,气质高贵。
“四爷不准备把二爷迁往皇陵?”灰蓝外衫男子问道。
“他不会喜欢那里的,那边都是些他不喜欢的人,就算是他已经放下成见,朕也不能,在这边就很好。”
“圣上明见。”
没错,现在现在这里的就是沐澈和顾启圭。之后他们就没有话说了,春风袭来,两人衣衫飘飘,自有一番风流飘逸。
离开的时候,两人各分两路,顾启圭看了看沐澈坐着的马车笑了笑。沐澈登基之后,尤其是在心愿达成的那年,在这里狠狠的发了一次酒疯,回到宫中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之后的几年来这里就是说说话,再也没有酗过酒水了,这让顾启圭觉得自己来这边已经没有了作用,他已经决定从明年开始就过来看看,但是尽量不会和沐澈碰头了。君臣君臣,实在是微妙的关系。
顾启圭回到府里的时候,陆呦已经起身,对于自家夫君每年这天都会出去她已然习惯,所以已经准备好了早膳等着。
“回来了?”听见动静,陆呦回头笑着说。
顾启圭点了点头,“嗯。”不自觉间唇角也勾了起来。
短短两句话,温情自在其中。
===正文完===
264 番外一 安珏然的婚事
庆隆九年, 三月份的某一日,已经晋升阁老的顾启圭这日回府的时辰比较以往要早上许多。
“夫君今日回来的有些早呢,比以往都早,”陆呦笑着迎出来。
顾启圭上前一步, 与她怀里的小孩子亲相了一下, 温声应道:“珏然那边忙的很,作为兄长我自然是要回来帮忙的。”这样说着, 顾启圭伸手把自家儿子接了过来, 这是他的嫡次子, 因为他爹起名字有先见之名,所以这孩子取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让人费心。
孩子名为顾善佐,到现在才刚刚八个月,还是小小的一团, 但因为是男娃, 这时候正是好动的时候,这两日又脱下了厚厚的棉衣,现在一身轻松, 动起来更是起劲儿。他出生之后顾启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 所以小善佑很熟悉自家父亲的气息,在顾启圭伸手的时候, 就主动往那边靠, 很是亲昵。
陆呦之前已经想到了这些事情, 自家夫君与表弟的感情一直很好,这过两日就是表弟的大喜日子, 自家夫君自然是不会置身事外的。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饿了吧,已经备好了晚膳,快上席用些,佑哥儿也要下堂了。”
顾启圭冲自家夫人点了点头,捏了捏怀中小孩的脸蛋,看到有些红了才松手,“唉,你便宜兄长要过来了,爹爹的苦难就要到了,”顾启圭自然自语,接着又苦兮兮的对陆呦讲道:“顾善佑现在被养的也太野了些。”
“这个夫君要找公爹说,我也做不了主的,”陆呦笑着揶揄。
顾启圭露出苦哈哈的表情,怀里的小孩当然听不懂父母两个在说什么,还以为他爹逗他玩呢,笑着呼应。
顾启圭一阵挫败,看儿子没心没肺,就更觉得自己可怜,顾善佑,顾启圭嫡长子的名字,嗯,他老爹给起的,顾善佐,他嫡次子的名字,嗯,从他老爹取的名字中衍生出来的,总之,就是和他一点关系没有。
陆呦看着父子俩互动,有些好笑,自家夫君现在也是朝中重臣了,平日里处理的都是朝中大事,怎么到现在还拿着这个事情不放?笑着从顾启圭怀里接过孩子,递给了守在一旁的奶嬷嬷,“夫君快去洗手,膳食已经摆上了。”
顾启圭点了点头,接过陆呦递过来的热帕子,抹了一把脸。
如往常一样,这厢顾启圭夫妇刚落座,那边就传过来‘蹬蹬蹬’的声音,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跑了进来,只见小孩身着浅黄带金色的小褂衣衫,短胳膊短腿,看着倒有几分萌,他进门直接就扑向了顾启圭。
“爹爹,爹爹,善佑想爹爹了,”顾善佑抱着顾启圭的大腿,小奶音一颤一颤的,还手脚并用的要往顾启圭身上蹬。
顾启圭看着他家夫人憋笑旁观,叹了一口气,直接把长子抄起来抱到怀里,“想我也没用,你叔父那边最近一段时间忙,爹爹和叔父都没空陪着你耍,你就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写大字吧。”顾启圭提到的叔父自然是安珏然,按理说照他们表面上的关系,应该称安表叔的,但是那样关系就显得远了一步,顾善佑自小就是称叔父的。
顾启圭话音刚一落,本来还笑着窝在顾启圭怀里的顾善佑直接挣开他落地,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小口小口的抿着粥,也不说话了。
得,这还是个顶现实的小孩。
顾启圭和陆呦对视一眼,眼神都弯弯的,带着笑意,长子性子跳脱,玩心很重,最近又对安珏然向珏然习武有了兴趣,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长性,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几日都是不能去添乱的。
晚膳用完之后,顾善佑已经忘记了之前对父亲的‘怨恨’,窝在顾启圭身边让他讲书,这事儿顾启圭自然是有耐心的,他小时候也会这样,父亲顾国安都是倚着他的。而且,虽然说起来他儿子现在性子不定,但是是顶聪颖的,早慧的很,又自小在陈恪和顾国安身边长大,耳濡目染的,这孩子知道的可不少,所以关于学业上的事情,顾启圭从来都不敷衍,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极其严谨的。
这样温馨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亥时,小孩子撑不住熟睡过去了,顾启圭抱着爱护自己送到了他自己的小院子里,才回来。
院子里就剩下夫妻两个,顾启圭整理好自己进门的时候,陆呦也已经沐浴完毕,嬷嬷正在给她绞头发,顾启圭走过去接过干帕子,自己亲自上手伺候自家夫人。陆呦长发及腰,乌黑发亮,每次沐浴后光是弄干就要花上不少时间。
顾启圭进门的时候,陆呦就感觉到了,熟悉的触感到来,她没有丝毫的意外,毕竟顾启圭经常这样做,第一次的时候还会感觉不好意思,到了现在已经完全能适应了。
陆呦心里觉得很温暖,夫君现在已经是大齐朝中重臣但是在家里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变成冷冰冰样子,她很幸运。“明日就是纳采之礼了,什么都该准备着,表弟是准备在梨花胡衕这边娶妻?,陆呦柔声问道。
顾启圭摇摇头:“自然是不能在这边的,不然那些谏官又有的说了,”说到底珏然父母尚在,作为独子同在京城竟然住在外面实在是不像话,现在‘孝’字压人,那样做毁名声。
陆呦点了点头,心里还有些替未过门弟妹担心,姑母可不是好相与的人儿。
看到自家夫人忧愁的表情,顾启圭笑着宽慰,“不用担心,没看到这边院子在大改造嘛,珏然确实会在安府成亲,不过婚后会过来这边住的,到时候姑夫出面,不会在礼法上给人留下把柄的。”
安意荣在两广呆了近十年,这才刚刚回京,他在两广的业绩不错,到了朝堂之上也十分受重视,再加上珏然足够有出息,为了褒奖他,沐澈直接给被封了候,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沐澈这样做最大的原因是考虑安珏然就是了。至于安意荣和顾玲燕的感情,这些年一来越来越淡薄,吵架是经常的,这也就导致顾玲燕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不过珏然已经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这样是最好的了,”新弟妹不是好事儿的性子,远着姑母是好的选择。
“到时候弟妹是从咱们府里发嫁,这一切还需要你多担待些。”顾启圭用手竖着陆呦的头发,轻柔的按摩。
“这话还用你说,不说其他,就说表面上那是咱们家表亲,我自当尽力。”陆呦回头睨了一眼顾启圭,这事儿还用他说。
陆呦这一眼的风情让顾启圭心中一荡,摸摸鼻翼,讪讪笑了笑,“那就辛苦我家夫人了。”
夫妻两个说着话,身影重叠,在熹微烛光的掩映下,更显温馨。
说实话安珏然现在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要知道与他同龄的顾启圭的嫡长子可是已经快十岁了。
说起安珏然这次的婚事,其实和顾启圭有些渊源。
当年两广事情结束之后,顾启圭回京之后就忙了起来,两广情况就捡着重要的事情和他父亲说了,细枝末节都省略了。
之后等真正闲下来,顾启圭无意中与顾国安说起过许老夫人的事情,当时听到的瞬间,顾国安就愣住了,眉头皱的紧紧的,顾启圭觉得自家父亲有些异样,但是没有说什么,毕竟当时他说这件事情是当成趣事儿说的,也根本没有往什么上想。而且当时顾国安最终也没有什么表示,顾启圭就当这事儿过去了。
在顾国安从朝中退下来的第三年,和朱氏出去游玩去了一次两广,之后就带回来了因为许老夫人去世举目无亲的许佳。
之后顾启圭就知道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接受这件事情,顾启圭表示自己毫无压力,不过他倒是有些疑问,到底顾雍和安氏知不知道这个事情,说知道吧,安氏很是疼宠顾启陵,顾雍也要把爵位交给他;说不知道吧,安氏这么些年对顾国安可是苛待的很,一点不像亲生的。
之后顾启圭派人调查来的消息,安氏在那个时间也确实坏了孕诞下一子,孩子也确实是与安氏八字不合,嗯,或许,安氏也只是有些感觉却不知道内里真正的原因吧。
不过这都是老一辈的事情了,就算事情说开了,其他还是会不会改变的。
再来说许佳,这样一个年轻而且貌美的女孩来到伯爷府,外界自然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不过伯爷府这边都没有放在心上,倒是许佳一直很愧疚。因为辈分的原因,顾国安和朱氏本来是想认下这个干妹妹的,不过却被一些事情耽搁了。
之后南靖战事爆发,安珏然奉命去支援南靖,没想到许佳偷偷也跟着过去了。
安珏然发现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人送回来,不过,嗯,没打过对方,许佳的身手非常好,虽然实战经验不多,但是安珏然想制服她很难。
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之后的事情,顾启圭就不是很清楚了,总之一年前珏然回京之后,与许佳两人之间的氛围就有些不同,但是都没有打破这个僵局。
一直到月前,珏然亲自向圣上请旨为他们两人赐婚,这件事情才摆到了明面上。
这事儿让京城各个世家大跌眼镜,毕竟依照安珏然现在的身份地位娶一个年轻貌美的高门女子也是使得的,没想到最后要娶这样一位夫人,一时间自然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这是别人不能置喙的。
以顾启圭的立场,他只想把安珏然的婚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265番外二安珏然的婚事
顾启圭关心安珏然的婚事,安珏然这边当然也是担心的,京中各家议论纷纷他都不放在心中,他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许佳那边,主要是没有与她商量,就请圣上下旨为他们赐了婚这件事完全惹到了她,到现在为止都还与他置气呢,实在惹不起。
安珏然思考着找时间去看看许佳,总不能一直让她置气吧,不过这个不好办,主要是他未来夫人的身手实在是好,一星点儿动静都能听见,夜访是不行了,还得想招就是了。至于其他,安珏然是不担心的,许佳现在住在伯爷府是再安全不过啦,有朱氏照顾着其他一定出不了什么差错。
这样说来,安珏然又想起之前时候与许佳的相处,刚开始许佳跟着舅父舅母来京的时候,他其实没有多大感触,顶多是在两广有过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他对她最深的印象还停留在她的嗓音之上,所以就算许佳到了京城,他们也就是见面点头的关系,虽然这个姑娘是顶漂亮的,但是他并不是看重颜色的人,所以也没有产生其他心思。而且因为辈分的关系,他与启圭私底下讨论的时候还戏称许佳姑姑。
直到他奉皇命去支援南靖,出京之后,竟然发现许佳藏在队伍之中,当时的他是非常的愤怒,一个柔弱的女子不顾礼法的扎在男人堆之中,像什么话,而且这女子跟自己还有些渊源,也不能让她出事,这样一来,当时安珏然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她送回京城。
然后动手之后,安珏然才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许佳的身手确实很好,之前启圭与他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嗯,真实体验过之后才知道带刺的花朵确实都扎手。
“许姑娘,此行我是公务缠身,打仗不是儿戏,我着人送你回京,舅父舅母会担心的。”安珏然没有制服许佳,也不能让暗卫出手动她,到底是一个女孩子实在不方便,只能以理服人。
“我现在不想回京,我保证不会耽搁你公事儿的,没准还能帮你呢,”许佳小声的嘟哝,她并不喜欢京城那样的氛围,又不忍心辜负顾国安夫妇的好意,实在累的紧。
“你是女孩子……”安珏然还待再说。
“京城这边实在是太无聊了,连出个门都难,我不想留在这里,又不想给顾大哥和大嫂添乱,你就当是帮帮我,”许佳看安珏然有所松动,赶紧说道,表情可怜兮兮的。
安珏然看着有些忐忑的许佳,突然有些想笑,突然觉得这丫头身手不错,身边人手也不少,就是跟着去应该也没有什么事儿的
当初许氏手边的那些势力,顾启圭都没有动,后来许氏去世的时候是顾国安夫妇陪着的,许氏把手里的权利平分了下来,不过顾国安自然是不会染指这些,最后都给了许佳,所以严格论起来,许佳手里的人手很强。
那时候的他们都比较单纯,两人什么都没多想,安珏然是一时心软,想着她跟着去也行,总之许佳有自保能力,毕竟是自小在大名鼎鼎的‘女将军’身边长大的,身边的人也不少,不会给他添什么乱子,他也能照看着;而许佳这边儿是自持长辈身份,是把安珏然当小辈看的,除了求安珏然的时候,之后恨不得句句都带上关怀的语气说话。
事情就那样猝不及防的定下来了,至于他们是什么时候产生感情的,安珏然自己也不知道,事情就那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其实说实话,陆瑶之事之后,安珏然对于自己的婚事就有些淡淡的,之后又出了顾启圭和陆呦的事情,让他对婚事更加失望,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一辈子还会有一个许佳出现,能走进他的心底。
在南靖的那一段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安稳,他们的感情就在这些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从战场上的惊鸿一瞥,受伤卧病在牀时的悉心照顾,敌军包围时的不离不弃,在这段时间里,许佳迅速的走进了他的心里,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出去。
在南靖的时候两人相处的很好,为了不让许佳感受到其他的情绪,回京之前安珏然还专门给顾启圭通了口信,主要启圭知道了顾国安夫妇也就知道了,只要这些人表现的自然,许佳就会好上很多。不过,安珏然想的过于轻松了,回京之后许佳有些退缩,要不是他主动请旨赐婚,他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抱得美人归呢。
虽然有帝王旨意,但是关于亲事,安珏然自然不想轻慢许佳,他已经决定了,婚事‘六礼’都要一步步到位。明天就是纳采之礼,安珏然请了陆航夫妇亲去顾府执礼,地位上陆航夫妇是正一品的将领和诰命,关系上陆航算得上是安珏然的武师傅,关系自然是很深厚的,这也是安珏然心中最理想的人选,此次婚事请他们前去,也能足够显示出他对婚事的重要了。
至于其他,安珏然完全不担心,朱氏是牟足劲给他置办宅院,启圭那边也忙着忙活,他只要好好搞定许佳就行了。
想到许佳,安珏然就抑制不住的想见一见她,正想往外走,外面就传来顾十一的声音,“主子,主宅那边派人过来叫您回去用膳,老爷夫人已经再等着了。”
安珏然皱了皱眉头,老宅那边很少叫他过去,想也知道是这次是为了他的婚事,不过不管是为什么他都得过去一趟,不过现在父亲在,母亲那边肯定也能收敛一些。
安珏然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对于安家和顾家的这些事情,他心里有谱,但是从来不说出口。其实,这样的事情但凡是他是在平和情况下知道缘由都一定会产生怨恨,但是当初他知道这事情的时候正好是他对启圭最愧疚的时候,以至于减轻了他很大的痛苦,一直到现在他已经而立,经过这些年的相处已经足够成熟到能够认清身边人,所以对于当年的事情已经没有这么大的介怀了,只是单纯不想提起。不管怎么说,他很满意现在的情况。
想了这些,安珏然站起身,“走吧,回府。”
安珏然进侯爷府大门的时候,抬头看了看匾额,没有想象中的熟悉感,久违回到这里他只感觉到陌生。进到中庭,安珏然感觉府中氛围有些微妙。
被管家引到厅堂,就看到安意荣和顾玲燕已经入席了。
“父亲,母亲,”安珏然行礼。
“快入席吧,”安意荣看到安珏然回家还是有些高兴的,一旁的顾玲燕没有任何的表示。
“是,”安珏然依命入席。
“你的婚事,圣上并没有规定日期,你是怎么想的?”安意荣问道。
“按照六礼走完,届时请人再专门商量就行了,”安珏然回道。
“怎么还要走六礼,这圣上不是已经赐婚了吗?赶紧抬进来就是了,”顾玲燕不在意的说道,听那话音就像是抬进一个丫鬟似的。
“我是娶嫡妻,自然是重视的,知道母亲这一段时间忙,这些小事儿我自己做主就行了,”听到顾玲燕的话,安珏然表情上没有丝毫的变化。
“你,这是和长辈说话的态度吗?”顾玲燕很是气恼,竟然不想让她掺和,只让朱氏那边全权负责,这可是她儿子,经过此事现在全京城都知道自己与儿子不亲近了,最近出门,她老感觉有人对自己指指点点,想想真是可气。另外安珏然竟然不声不吭的就去求了圣上赐婚,许佳这女子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她都不知道,而且年纪可是已经不小了,怎么能配得上她安家的门户,不愧是朱氏的亲子,骨子里表现出来的都是小家子气。
“我以后会注意的,”安珏然淡淡的说道。
他这样的表现,自然是让顾玲燕更是火冒三丈,这就要发作。
“行了,”安意荣皱眉,每次都是这样,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顾玲燕还是弄不清楚现实,儿子现在已经不是让任她肆意妄为的小子了,在整个大齐,身份上能越过安珏然的又能有几人。
安珏然还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
之后自然是不欢而散,这是之前来的时候就能想到的事实,安珏然根本没放在心上。
安意荣和顾玲燕争吵,都是些老生常谈,安珏然之前常常能遇到,有时候他都觉得既然感情已经差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还要在一起互相伤害,实在是搞不懂。
晚膳不欢而散之后,安珏然就跟着安意荣进了书房,不过说实话,他们父子根本也没有什么话说,所以没多久就结束了。
离开的安府的时候,安珏然去给顾玲燕告别,到底是晚辈,再怎么说也得明面上过得去,不过历史终究是惊人的相似。
安珏然刚到院门口就听到里面说话声,“不愧是朱氏的种,一股小家子气,”这是顾玲燕气急败坏的声音,也不知道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大脾气。
安珏然脚步停下,微微侧了侧头。
“我的好夫人啊,这话可少说一些吧,让少爷听见不好。”有嬷嬷劝诫。
“听见又怎样,现在还不是一样,他只拿大哥和朱氏当家人,”顾玲燕还是不解气。
又是一阵劝诫之声。
安珏然老老实实的站在门外,等里面安静了下来,才闭了闭眼,高声道:“我来向母亲辞行,隔墙有耳,以后还请母亲以后慎言。”说完,安珏然转身离开。
留下了吓破魂的顾玲燕和她身边的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