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吕布再次率军挑战,大叫:“叫赵云出来,今日我要报仇。”
营帐内众将与李锋商议今日大破吕布,拿下虎牢。
李锋道:“今日,子龙继续出战,缠住吕布,我与汉升再合围,争取今日斩杀吕布。”
赵云道:“主公,这样不合乎道义,以多欺少不太好吧。”
李锋道:“子龙,这吕布要不是昨天上了你的当,恐怕我们这里谁都拿不下他吧。”
赵云道:“的确如此,吕布之勇天下罕见。”
李锋道:“日后必是祸害,还不如早日除了他。”
黄忠道:“主公既然这吕布骁勇善战,我们何不如合力拿下他,然后劝降他归顺我们。”
张辽道:“这吕布反覆无常,不甘心寄人篱下,是养不熟的狼,不可用。”
李锋道:“文远所言极是,就这样吧,按之前的安排拿下吕布。至于诸侯那边如果看到我们出兵他们肯定会配合的。”
李锋率领黄忠、张辽、赵云、典韦等一干猛将出战吕布。身后大军蠢蠢欲动随后准备发起攻击。
赵云打马迎战吕布,战数合。李锋杀出,攻他左边,李锋力大无穷,比之吕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吕布是双手发麻,很忙迎战。李锋、赵云二人一左一右缠住了吕布,吕布是想走也走不了了,看来今天是要把性命交代在这里了。
关上,董卓大惊道:“这李锋多日不见,没想到武艺又见长,不好,我儿奉先有危险。李儒快派人去帮奉先。”董卓话音刚落,阵中黄忠杀出,一口大盘刀劈向吕布,吕布只能匆匆回应,在三大高手的夹击下毫无还手之力。黄忠、李锋、赵云三人围攻吕布战数十合,吕布已无力,眼见马上就要被斩杀于马下,不聊侯成、魏续,等吕布麾下八健将杀出,与李锋三人缠斗,吕布得以脱身。冯远见吕布大败通知各诸侯进军,冯远率领龙骧营等众骑兵大杀四方,十九路诸侯联合杀追杀吕布,吕布军是丢盔弃甲,奔走而逃。
关上董卓见吕布大败,大惊失色。在李儒的建议下立马烧关而逃往洛阳而去。在众诸侯的打击下,虎牢关不久便被攻破。不过此时的虎牢关早上火光冲天,失去了以往的天险,成为破关。众诸侯还来不及享受破关的喜悦便投身于救火中。见过大家数小时的齐心协力的合作,终于火势得到控制。
袁绍大怒,破口大骂,完全不顾什么盟主十分,吼道:“这他娘的打董卓,该死的老东西,太缺德了,这虎牢关我们攻下也是无用,已经毫无天险可说。”
曹操道:“算了,当务之急是追杀董卓,救出皇帝,这些就别管了,日后再派人修葺就行了,这虎牢关还是可以再现他的光辉的。”
李锋道:“我同意孟德说的,我们应该即刻发兵追杀董卓。”
在李锋曹操的建议下诸侯们往洛阳而去。
洛阳,皇宫。
张让道:“皇上,臣听说这关东诸侯在虎牢关大败董卓,怕是要杀到洛阳了,这董卓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皇帝道:“太好了,这消息可靠吗?”
张让道:“回皇上,千真万确。”
皇帝道:“好,待灭了董卓我要好好嘉奖这些功臣,他们都是大汉的栋梁啊。”
几家欢喜几家愁,丞相府。董卓大怒,道:“这李锋太可恶了,我要杀了他,李儒你立马去组织兵马,我要再洛阳城外迎战李锋杀他片甲不留。”
李儒道:“丞相,为今之计和他们硬碰硬是不行的,诸侯猛将如云,尤其是哪个李锋,温候又受伤了,谁能敌过他。我听说李锋和蔡琰倒是很要好,好像蔡琰是他的未婚妻什么的。我们把她抓来,还怕李锋不投降吗?”
董卓道:“这样不好吧,好歹当年李锋救过我的命,再说了祸不及妻儿。”
李儒是谁,毒士也,只管胜利,才不讲什么江湖道义。李儒道:“丞相,我们只是把她抓来,还可以给她父亲升官,不受害他们的性命,这样一来众诸侯怀疑李锋,自然是不攻自破。”
董卓道:“好吧,去办吧。”
关东诸侯大营,纷纷议论说李锋是奸细和董卓一夥的,要求李锋退出关东联盟。
张辽大怒道:“你们这羣忘恩负义的小人,是谁破汜水,退吕布,进虎牢的。”
王匡道:“是,你们是立下不少功劳,但是,你岳父现在是董卓旗下大管,深受的董卓的重用,你怎么解释。”
曹操站了出来道:“我说句公道话,这明显是个圈套嘛,这是董卓老贼的计谋,想离间我们。”
袁绍暗示韩腹,韩道:“曹孟德谁不知道你和李锋是一夥的,帮他说话,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曹操道:“尔等小人,不足为伍。”
大家看着,最难打的虎牢关都打下了,洛阳很快就能打下,就开始想着后面的功劳和好处,开始排挤同伴。李锋、曹操是袁绍最大的对手,袁绍当然巴不得李锋退出。
袁绍瞬间当起好人来,道:“这样吧,大家多有理,那李锋就不参加我们伐洛阳了好吧,等打下洛阳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做决定好吗?”
李锋当起了微笑刺客,微笑道:“好啊,那我们兵分两路,你们去打你们的洛阳,我回我的并州去。”
李锋转身便带着张辽,赵云等人离开。曹操随即追了出去,曹操道:“我没想到会成今天这个局面,这般小人,还没有成功就想着打压对手,实在是可恶。”
李锋道:“曹兄,你是个正直的人,锋有一言相告。”
曹操道:“请说,孟德洗耳恭听。”
李锋正经道:“小心袁绍那帮人,追击董卓时你要留心,不然可能会被自己的人陷害的。穷寇莫追,切记。”
曹操喜道:“谢谢,望君珍重。”
袁绍等人率大军往洛阳而去,而李锋也走了,可是李锋并没有回家,回并州。而是抄小路奔长安而去,他知道董卓肯定会放弃洛阳,因为洛阳无险可守。李儒,贾诩等智者肯定会建议董卓如历史般往长安而且,长安有函谷关作为屏障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定能保住基业。再在关中是王霸之地,古之强秦,后之西汉都是在这里起家,称霸天下。只要在关中好好的把握,开发。派一骁勇善战之将军在函谷关守住几年后各诸侯自相残杀,那时董卓便能坐收渔人之利,吞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