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米店,正厅。
桌面铺着账本,宁远一面翻看,一面听吕友财在旁边汇报。
账目记得认真详细,抛出开支,米店每个月能挣三十万银锭。
三十万银锭,已经不少,如果从沙胡部买西街豪宅,可以买下十五座。
但是,宁远却觉得远远不够。
他现在开启了二级空间,召唤一名最普通的铁背鳄武士,就要花费五万银锭。
未来召唤更高级的武士,需要的资金肯定更多。
简直步步是坑,处处费钱。
必须尽快回笼点资金了。
“咱们从陈智手中买的五十万灵米,现在还有多少?”
“回宁老板,除去施粥和酿酒用了一些,现在米仓至少还有三十五万斤。这些灵米如果继续堆积,到了明年雨季来临,恐怕会坏掉不少。”
宁远点头:“此事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好了处理方法。这次灵鼎会,除了金川国的购酒契约,我还带回来二十三份购米契约,这三十五万灵米,现在已经有了买家。”
原来,东山盟的几个弟子,看中了宁远的灵米,可他们的部落并不富裕,拿不出足够的钱。
瞭解到他们的苦衷,宁远建议他们选择陈家的灵米。这类米蕴含的灵气虽然较少,价格却便宜,一斤只需四枚银锭。
东山盟的人听了都是喜出望外,纷纷点头,当场跟宁远签了购米契约。
宁远收购陈家灵米,每斤用了两枚银锭,如今四枚银锭卖出,也能赚个翻倍。
吕友财认真看完那些购米契约,少则购米一万斤,多则十万斤,算下来要有一百五十万斤的总量。
他越看越喜,高兴地直拍大腿。
“宁老板,你真是个神人。居然能跟这么多部落谈成生意,怪不得陈家被你挤出了泰平集市,他们就算再多开几个店铺,也不是你的对手。”
宁远轻笑:“这次能签下这么多购米契约,多亏了灵鼎盛会。经商做生意,人脉很关键呐!”
参加灵鼎会的弟子,多半是部落族长的子侄一辈,在族中拥有一定的威
信。宁远连续煮了十天米粥,免费让大家试吃,既起到了宣传作用,也拉近了彼此的友情。
种种原因,最终促成了购米契约的顺利签订。
宁远道:“友财,尽快把这些灵米都送出去,收回点资金。咱们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到处都需要用钱。”
“好的,我跟集市的托运车队很熟悉。等会儿整理出一份名单,我亲自跟他们谈,争取年前送出一部分灵米。”
吕友财又问:“宁老板,关于酒坊的生意,你下一步有何打算?我觉得仅靠金川国的订单,咱们虽然能够正常运转,却无法把生意做大。”
宁远点头:“我想把灵酒卖到中土去,现在来北境做生意的中土客商越来越多了,这羣人将是咱们未来的目标。”
吕友财道:“我听说,有个中土富商因为喝了碗混沌,觉得很对自己的口味,高兴之下竟掏出金子付钱。这羣中土商人,口味可刁钻了,据我所知,他们除了云泽春,不喝其他酒水。”
云泽春,正是沐国梁府的特产。以前,乐意就是云泽春酒坊的一名管事。
宁远沉吟片刻,从柜台上取来笔墨,在纸上画了几笔,然后交给吕友财。
“这是一个瓷瓶?要用它来装咱们的酒吗?”吕友财好奇地询问。
如今市面常见的盛酒容器都是陶土坛子,表面粗糙,最轻的也要十斤,显得很笨重。
宁远画在纸上的酒瓶却精美小巧,单手就能握起。瓷瓶上窄下宽,中间又微微收起,曲线流畅,好似少女曼妙的身材。
宁远道:“你去找岚国的烧瓷工匠,做这样的瓷瓶。用最快的时间,先做五千个。一定要保证质量,价格无所谓,那些中土的客商不在乎多花点瓶子的钱。”
“可……这上面的字,难道就是咱们灵酒的名字?”
吕友财指着名字问:“农夫三拳?这酒的名字也太……”
市面上流行的酒水,无非是云泽春、剑阳春、桃夭春之类,名字都取得诗情画意,文绉绉的。
农夫三拳,的确有些粗陋。
宁远道:“这就叫反其道而行之,会让别人一下子记住咱们的灵酒。农
夫三拳,说明酒水的劲头很足。饮下此酒,如同被农夫打了三拳,不昏也晕。”
一番话,不但吕友财哈哈大笑,连柜台后的少女也被他逗得直乐。
这时,门帘掀起,走进个美貌的女子。
她裹着厚厚的貂皮锦袍,乌发轻挽,珠花闪耀,玉瓷般的秀美面庞,眼瞳如秋水,气质似白莲。
“江珊姑娘?”
宁远又惊又喜,站了起来。
江珊,容貌和歌喉都是绝佳,有北境百灵的美名。她管理的汇元拍卖行,也是泰平集市最大的拍卖行。
少女笑道:“宁老板,咱们终于又见面了。上个月我来过店里,恰逢你去参加灵鼎会,没有碰上。”
宁远还未开口,旁边的吕友财早已激动万分,脸上充满了惊诧。
因为,这位江珊姑娘跟林莹长得实在太像了,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像,都是一样的清丽动人。
不过,江珊身上多了几分雍容华贵,林莹则是娇媚可人。
“这位朋友,咱们以前见过?”
江珊目光如炬,早从吕友财局促的表情,察觉到一丝不对。
吕友财红着脸摇了摇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
“是了,上个月有位姑娘来店里捐了十万银票,说要支持我们的施粥铺子。江姑娘,那人一定是你,对不对?”
“对,正是小女子。”
“哎呀,你捐的那些钱可帮了我们不少忙,你也没留下个姓名,我们想去谢你,都找不到人。”吕友财搓着手,一脸感激。
江珊道:“我家先生曾有教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比起你们的亲力亲为,我只是捐了些银票,算不上什么大功德。”
正说着,门外又进来一个青年,他话音透着慵懒,好似个半醉半醒的人。
“哎,好大的雪呀,玉龙山道都要封路了,怎么还有金川国的商队出城。啧啧,这金川国的商人,真是要钱不要命呐!”
青年边说边摘下斗笠,将上面落的雪花拂落,一张英武的面庞,双眉挑如剑,白胜雪。
吕友财瞪圆了眼,叫道:“哎呀,苏叶兄,你怎么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