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米的问题是暂时解决了。之后其他特意抬高米价的店铺也都恢复了原价。做商人的总是有那么几分颜色,在该米店去官府报案无人搭理的情况下谁都可以猜测一二,唯一确定的是如果谁家不卖米或者抬高米价的话,同样‘无米可卖’的店铺将会无限制的增加,而官府是乐见其成的,虽然现在坐镇开封的不是寻常的官员而是那堂堂王爷呢!
当然,贤王的名号也就越发响亮了,特别是在民间。
从那之后严简又因为缺衣少药跑到辛小缦那边去低价进货过。想必朝廷的那些物资长安城里派来的赈灾物品调动更加容易,也无回扣,再又是熟人,办起事情来顺利快速很多,一来二去两人又更加熟识了。
至少严简单方面是这么认为。
辛小缦私心里其实并不像见他。没当看到那张脸她就会从记忆深处挖出一些伤疤,潜意识里开始支开辛小宝,甚至连谢连成都不让他们碰见。不过对方来找她大都是一些公事,辛小缦从商这么多年,早就连成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对方谈公事她也就公事公办,不多说一句废话。有时候严简也会询问一些她这些年的近况,辛小缦也总是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委婉的回绝,摆明了不想跟对方进一步交谈。软钉子碰多了严简也瞭解了辛小缦的性格,寻常就算在灾民人羣中偶尔遇见顶多也只是点头致意,再也没有一句废话。
可是严简总是有种熟悉的感觉,似乎没靠近辛小缦一点那熟悉的层次就浓上一分,让他不自觉的想要接近。偏生对方是个冷漠的性子,惹得一个不顺更是冷言冷语。好在他手上的事情也多,暂时没去深思,日子也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最后朝廷的那羣老太医也到了开封,开始将灾民区分对待。一批批人跟着换了地方,在周边山下挑了一个比较远的村子,老一辈的太医们去了那边,年轻的则呆在城里医治那些刚刚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活人,一时之间整个天空都回荡着痛苦的**。
死亡的人开始真多。人羣里面开始有人高烧不退,陆陆续续被人送到了山下的村庄,年长的人都知道,瘟疫开始了。
这个时候辛小宝也知道不能无节制无目的的在外面乱跑了,开始时时跟在辛小缦身边就近照顾一些百姓,帮忙做布粥跑腿的小事情。
谢连成间或来看他们一次,有时候都是直接跑到他们暂居的房子一句话也不说的趴到辛小宝的牀上一睡就是一整天,脸上掩不住的疲惫。醒来后草草吃过一顿饭又消失那么些天,永远潇洒倜傥的谢大公子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一身衣物沾满了灰尘。
这一次,他足足睡了两天,懒洋洋的爬起来分不清东西南北,一路肚子咕咕叫的走到客厅,正好碰上吴王李恪,开封府叶大人,万财神,辛小缦和辛小宝几个人聚在一起吃中餐。桌上还摆着一副空碗筷。
谢连成二话不说自己装饭夹菜开吃。不一会,一块肉放在碗里,他张口毫不犹豫的吃了,又一根青菜放在碗里,他挑起来看看又吃了,自己还夹了若干大鱼大肉一口塞得腮帮鼓鼓。
一桌人贵也贵到极致,富也富甲一方,男女老少围成一桌倒是显得异常协调,显然这样也不止一次了。
吃了饭喝了茶,几个大人进了里屋去开会,辛小宝在院里石桌上捧着辛小缦给他的账本,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
“小哥,请问辛老板在么?”
辛小宝头也不抬:“辛小老板在。请问有何事?”
来人似乎犹豫了一下,仍然和气的道:“鄙人想要购买一些寻常药材。”
“那您得去开封府衙,那里有免费的药材领。何苦花银子来这里买。”
来人笑道:“鄙人一直是在辛老板这里买卖的,信得过,又何必去那府衙舍予?还烦请小哥帮忙通告一声。”
辛小宝暗里咕嘟一句,仔细瞧瞧来人。薄唇,剑眉,双颊消瘦,一身灰色衣裳挂在笔直的身躯上,明明说话和善偏又孤傲冷寂,特别是一双眼眸粗看坚毅温善,当它直视你时泛着灰色,隐忍而又寂寞。
辛小宝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明明是一碰就碎可又顽韧孤高,他脑袋里面突然迸射出一个词语,偶尔辛小缦看到某些男人会无意识的笑侃对方是‘小受’,恩,面前这个人应该是‘坚强隐忍的小受。’
这么想着,辛小宝的嘴角几乎是露出一抹怪异的笑容,让圆润滑腻的脸庞煞那成熟奸诈了起来。
来人心口忍不住一抽,从那笑容里他明显的想到了某个女人,往往那个女人露出这般笑容的时候就是他倒霉的时候。
来人有点想要打退堂鼓了。
辛小宝咳嗽两声,正正音容,手中算盘晃动拨拉着归位。
“我是辛老板家的内弟,客官想要买什么只管跟我说就是了。价格一律照旧。”
来人看看对方手中拿着的账簿,手中的小金算盘,再将小孩儿浑身上下瞧了遍:“小公子少年老成,以后定当前途无量,请问如何称呼?”
“辛家小少爷,辛小宝。”
来人笑道:“幸会幸会。小少爷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以后定是风流人士。鄙人严简,是辛老板辛小姐的熟识。不知可曾听她提过在下?”
辛小宝被哄得屁颠屁颠,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好说。辛家家小业大,相知满天下,偶有我不知道的也是寻常。不知严老板想要购买什么物品?小宝定当为你提前准备。”还真是好说,从辛小老板到辛小少爷再到小宝,一下子这小子就被人哄得没了边。
严简心里暗笑,也大概知道这小娃儿在辛家是有部分实权的人物,否则也不会说出提前准备的话来,更加不会拿着辛家的账簿堂而皇之的在这里敲打算盘,这份肆意潇洒显然是常年在家做决策的人物养成的气度。只是,为人处世的经验还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