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圈一圈的时间的往复中,等到刘媛嚷嚷着要去五大连池旅游的时候,我才发觉这学期已经过去了大半了。
刘媛一直鼓动着我和她去五大连池泡温泉。
“去嘛,去嘛,端午放三天呢!反正你也没事么。”回寝室之后,她就向我进言说服。
“只有三天,太短了,我还是待在寝室吧。”
虽然也想去五大连池看看,但实在不想忍受晕车痛苦的我只好忍痛割爱了。虽然上次坐车时我已经具有了能坚持到底才缴械投降的经验,但中途还是饱含苦闷的。所以能不坐车出门,我就尽量不出门。
“听别人说端午的时候那里有饮水节,在零点喝到饮泉里的水的话,就能免全年灾难呢!”
“这你也信?”
“哎呀,反正入乡随俗么,人家说能免就能免么,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去啦,就玩两天么。清明和劳动节的时候也都没出去,端午再不出去,这学期就算完了。”
刘媛除爱笑这个特点之外,喜欢到处走是她的另一个特色,从认识到现在,已经被她拉着走了不少地方的我这回是决定抗一回旨了,市区内的地方还好,出市的话实在不想。
“还是不去了,我们放假,别人也放假,到时候那边肯定一堆的人,能不能好好地玩还是大问题,温泉可能连排都排不到我们。”
“那也去了再说么,不去绝对会后悔的了。”
说完刘媛呈星星状地看着我。
“你也知道,我老晕车,我实在不想去坐车。”
我叹了口气说道。
见我说到晕车问题,刘媛瘪瘪嘴,明白我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放假的前一天下午,在把刘媛送上车后,推开寝室的门,才想起来,另外两位室友应雨玲和杨雯雯都是本省的,应该都已经回去了。刘媛和我是同寝室并同班的,而和应雨玲和杨雯雯不同专业,所以除了在寝室的时候,我都碰不到应雨玲和杨雯雯。想打个电话问问她们,又没有勇气,如果都听到她们说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我可就真是更感悲催了。
静静地躺在牀上,在这种没人的时刻,我什么都不想做。
寂静的氛围在寝室里散发开去,什么声音都没听到的我,渐渐地合上了眼帘。
我向前迅速地,迅速地奔跑着,周围却一点变化都没有,四肢已经开始僵硬的我彷佛被束缚住了,一下子被捆绑在高高的塔楼上,我看到下方渺小的城镇,却怎么也叫不出来。有谁把我提了起来,我瞬间被丢到地上,面前站着一个我记忆中的人,他缓缓地朝我露出嘲讽的笑容,面容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是我记忆中幻想里的翟熠杨的样子。
我一下子醒了过来,周围一片漆黑,我已经睡了好几个小时了。
回想着梦里翟熠杨嘲讽的样子,我恍惚地记得那是在我教训男生之后我的胡思乱想。那天晚上,当我认识到自己的意识中还存在这样不受自己控制的思想时,我感到万分慌乱,而在面对慌乱的对象翟熠杨时,我总是尴尬地不敢看向他。虽然是在同个班级,不过相差了几排座位的我和他,其实也没什么交集。不过心虚的我有时一瞟向他就觉得自己尴尬得不得了,好像自己的心思坦陈在人前似的。虽然我也安慰自己,那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还是心虚。
思绪在夜晚总变得异常的纷乱,我总在脑海中胡乱想着翟熠杨在知道我不知羞地想扑到他怀里之后,一直在轻蔑地嘲笑着我。越被压抑的想法,越是赶不出自己的脑海。在度过了几夜这样杂乱的夜晚之后,我决定寻找解决之法。
书上说会委屈只是一种想要寻求保护的正常的心态, 委屈是现实的打压,安慰是心灵的补偿。不坚强的灵魂会处处忍受委屈,微脆弱的头脑会时时寻求安慰。
在观看了书籍中的说法之后,我得出瞭如上的结论。原来是我比较脆弱啊!我想,我总要变得更成熟一点吧。总是孩子气的我,以后还会被自己的头脑发热牵着鼻子走的。我想,我找出理由了,应该不会再不敢正视人家了吧。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第二天我就看着翟熠阳,盯着他,感觉自己的心态变化。
当我发觉自己能够正视翟熠杨而没有任何尴尬之感的时候,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后这期间所有的幻想都变成了我思维之中构筑梦境的角角落落,变成我的记忆所触摸不到的远方的幻境,其实我以为我已经把它们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可实际呢,在环境的催生下,角角落落里的东西总是容易显现出来,我睁着眼睛,静静迷茫着,什么都不打算做。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寝室今天一点声音都没有呢?我还在迷惑中,再一晃神,才想起来,原来大家都回家了,寝室只有我一个人,我都没起,有什么声音可吵的呢!
拍了拍自己的脸,我先去洗了把脸,算是清醒了。
接下来做什么呢?
我首先做的就是打开电脑,先看看有什么新的电视电影,然后挑了一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就看了起来。
一天,咣当就过去了。
在这样有事做的时刻,我是什么都不会想的,晚上也是很快就入睡了,一切就又如石沉大海了一样,再没漂浮起来的时候。
当刘媛回来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大一进入了倒计时。
大家开始为期末考试做准备了,大学的考试比起高中的考试来,真的简单了不止一点半点,在我仅有的一次的大学期末考试中,我看到很多的题目都是在课堂上被老师提到过的,大多数问题都围绕着我所学的基础部分进行答疑。
所以我猜测这次的考试,应该也不会出现意外,但主要是我们医学系的老师提过的知识点真的是很多,弄得我们现在都在埋头苦读,因为老师在给我们划重点的时候,指着这说这是重点,然后指着那说这也是重点,然后又指着另一个地方说这还是重点,好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我发觉整本书原来都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