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提一句...高句丽与别的势力不同。】
    
     【高句丽当时已经算是隋朝东北部最大的势力...没有之一。】
    
     【高句丽的巅峰时期,兵力高达六十万左右。】
    
     【国土东西2000里,南北1000里。】
    
     【他的确有飘得资本...】
    
     【但他不该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飘...因为杨广的眼里容不下沙子...】
    
     ......
    
     隋大业年间。
    
     已经取得一次首都保卫战的高句丽人看着金榜的盘点。
    
     很自信的说道。
    
     “谁说我高句丽自汉朝以来就是你华夏的藩属国了...”
    
     “虽然你是老天爷,但说话也要讲证据的哇。”
    
     “我不承认,谁说了都不算...”
    
     “终有一天,我高句丽要让你们华夏成为我的藩属国。”
    
     “叫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
    
     ......
    
     【杨广征天下之兵的政令是大业七年昭告全国...】
    
     【而杨广的出征时间,定到了大业八年初。】
    
     【从征兵到出征,杨广只给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到了大业八年初的时候,东西南北,不管远近,但凡可战之士,要来到涿郡集合。】
    
     【同时,杨广又命人在“东莱海口”(山东威海)造战船三百艘。】
    
     【由于工期比较赶,船匠几乎昼夜不休,累死者十之三四。】
    
     【再之后,杨广要准备军需...】
    
     【这个任务又交给了征来的农夫。】
    
     【战车,盔甲,弓弩,粮食要在明年初之前全部运往前线...】
    
     【从各地赶往涿郡路上的民夫常年有十几万之众...】
    
     【昼夜不停,死者数以万计,尸臭熏天,天下哗然。】
    
     【当帝国机器正在轰隆隆的运转时...】
    
     【杨广这个天下总舵主却暗地里下达了自己的另一道政令...】
    
     【这是一道密令...】
    
     【这道密令是下给江南诸郡郡守的...】
    
     【密令的内容是帮他寻找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
    
     ......
    
     大秦。
    
     嬴政看到杨广的政令。
    
     人麻了。
    
     他知道杨广很急。
    
     但没想到比自己还急。
    
     夸张一点的讲。
    
     嬴政觉得自己当年统一六国都没有杨广这么急。
    
     说修运河,立刻就修。
    
     说建战船,立刻就建。
    
     说下江南,立刻就下。
    
     说建东都,立刻就建。
    
     说打高句丽,立刻就要打...
    
     一刻都不能等。
    
     关键特么这么多事...是杨广上位七年的时间里一块做的。
    
     嬴政很想问杨广一句。
    
     你这么着急...是急着去投胎还是咋地?
    
     这么多事情就不能一件一件去做?
    
     你杨广如果担心自己寿命不够。
    
     就不会学着自己嗑几粒仙丹延长下寿命?
    
     嬴政一时间有些想不通杨广的心理。
    
     这人到底什么想法?
    
     ......
    
    
    
     【到了大业八年三月...】
    
     【按照杨广的政令,天下有兵一百一十三万人集中在了涿郡。】
    
     【运输后勤的民夫人数高达两百万人。】
    
     【杨广下令进军,一百一十万军队分十二路行军,集结于辽城,分别攻打高句丽各郡,最终集结于平壤府。】
    
     【二百万民夫的运输部队分二十四路行军,最终集结的地方在“平壤府”(现在的平壤】。)】
    
     【另外还有四万海军从水上登陆...】
    
     【合击高句丽。】
    
     【而统帅三军的那个人,叫做杨广。】
    
     【没错,杨广打算亲征高句丽。】
    
     【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辽河...】
    
     【在杨广的命令下,各军开始修建浮桥,进行渡河..】
    
     【高句丽趁着隋军渡河,展开突袭...隋军初战不利,大将军虎贲上将皆有战死者。】
    
     【随后,隋军开始展开反击,杀高句丽军数万,包围高句丽辽东城(辽阳老城区)。】
    
     【然后....】
    
     【杨广开始微操了。】
    
     【他下达了三道军令...】
    
     【第一,为防止将领带兵冒失突进,将每路大军再拆分为三路...三路军互相保持联系,进则一起进,退则一起退。】
    
     【第二,任何军事行动的发起都要先经过杨广的同意。】
    
     【第三,攻城的时候,如果高句丽军队投降,就要马上停止进攻...然后以安抚为主。】
    
     【嗯~~~~~从杨广的政令来看,他也是微操的一把好手。】
    
     【辽东城被围以后,城内的高句丽军想尽了一切办法突袭,想要冲出包围。】
    
     【死了不少人...没闯出个名堂来。】
    
     【高句丽进攻回合结束后...】
    
     【轮到隋军进攻了..】
    
     【杨广一声令下...饥渴难耐的隋军一拥而上...】
    
     【眼看着辽东城就要破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里的高句丽举起了小白旗...】
    
     【不打了,不打了,我不打了,我投降...】
    
     【隋军诸将傻眼了...我特么一只脚都踩你城楼上了...你特娘的说不打了?】
    
     【你以为打仗是在过家家吗?】
    
     【但是有杨广的政令在前...隋军只好撤军,然后派使者去接受高句丽的投降...并且将这个消息告诉杨广。】
    
     【杨广刚得知这个消息...高句丽就反悔了...】
    
     【他们把城墙修了修,补了补,杀了隋使,准备接着干...】
    
     【然后杨广再次下令攻城...】
    
     【隋军再上...辽东城再次差点告破...】
    
     【高句丽又举起了自己的白旗...】
    
     【不打了,不打了,我不打了我投降...】
    
     【隋军派使者安抚,然后通报杨广....】
    
     【趁着这段时间...高句丽又把城墙补了补,修了修,接着干...】
    
     【隋军再次进攻....】
    
     【高句丽接着举白旗...】
    
     【不打了不打了,我不打了我投降...】
    
     【如此反复几次...把隋军的心气直接打没了...】
    
     【而杨广这边...他丝毫没有要修改军令的意思...】
    
     【局势僵持了一个月...这个辽东城愣是给高句丽守下来了..】
    
     【不仅如此...因为杨广政令的存在...】
    
     【高句丽军反复无常...】
    
     【导致高句丽的其他诸郡隋军也没能打下来...】
    
     【同时,隋军的水路军四万精锐也已经登陆...并且击败了高句丽军...】
    
     【水路军正准备乘胜追击...】
    
     【高句丽又举白旗...我不打了,不打了,我投降...】
    
     【一招诈降...】
    
     【把四万水路军坑杀的还剩几千人...】
    
     【接连的败仗让隋军士气低迷到极点...】
    
     【此前战无不胜的隋军心里只剩下了一个想法...太坑了,真的太坑了,不想玩辣,想回家找妈妈。】